🙊
关于作者
  • 个人简历
  • 联系作者
  • 运维日常记录
    • RAID 磁盘阵列
    • MBR 与 GPT 分区
    • Linux 命令行判断GPT和MBR分区
    • CentoS 7 系统 扩容根分区
  • Linux运维学习笔记
    •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
    • Linux 系统启动过程
    • Linux 命令基本格式
    • Linux 文件删除原理
    • Linux 目录结构说明
    • Linux 查看命令帮助信息
    • Linux Yum 命令
    • Linux Apt 命令
  • Linux 运维管理
    • Linux 硬件管理
    • Linux 软件管理
    • Linux 磁盘管理
    • Linux 系统管理
    • Linux 网络管理
    • Linux 用户和组管理
    • Linux 文件与目录管理
    • Linux 文件压缩与解压缩管理
    • Linux SSL证书自动更新管理
  • 运维环境搭建
    • CentOS 7 安装与优化
    • CentOS 安装高版本Node.js
    • CentOS 升级安装Python2.7.X
    • CentOS 安装 Python3.8.X
    • CentOS 安装 PHP7.4.X
    • CentOS 安装 Mysql 8.0
    • CentOS 安装 Zabbix 5.0
    • Windows Server 部署 IIS
    • Cronsun 任务管理器部署
    • Teltport 堡垒机部署
    • Jump Server 堡垒机搭建及使用
    • CI & CD 持续集成部署
    • ELK6.5.0+Filebeat 日志系统部署
    • Lustre 分布式并行文件系统部署
  • 系统安全加固
    • Linux 操作系统加固
    • Windows 操作系统安全加固
    • Password 安全加固
    • OpenSSL 安全加固
    • NFS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Rsync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IIS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PHP 语言环境安全加固
    • Apache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Nginx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Tomcat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MySQL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PostgreSQL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Redis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MongoDB 服务安全加固
    • 暴力破解攻击和防御
  • 云原生运维教程
    • Docker 理论
    • Docker 基本架构
    • Docker 基本概念
    • Docker 基本使用
      • 容器
      • 镜像
      • 仓库
    • Docker 存储
    • Docker 网络
    • Docker 安装
  • Linux 系统故障排查
    • Linux 系统重置密码方法
    • Linux 系统误操作修改目录权限为 777 修复方法
  • Windows 系统故障排查
    • Windows 和 Windows Server 中启用/禁用 SMBv1、SMBv2 和 SMBv3
    • Windows10建立映射网络驱动器报错,无法挂载共享文件系统,解决办法
  • 运维工具使用
    • 常用 Git 命令简介及使用
    • 常用 SVN 命令简介及使用
    • 常用 Vi / Vim 文本编辑工具简介及使用
    • 国内常用加速源使用及配置
    • 软碟通制作U启动和再生龙恢复Linux系统及备份
    • 常用JetBrains系列IDE快捷键
  • 中间件教程学习
    • Nginx 极简教程
    • Nginx 安装
    • Nginx 配置
    • Nginx 问题集
    • Mysql 教程
    • Mysql 运维
    • Mysql 原理
    • Redis 教程
    • Redis 持久化
    • Redis 复制
    • Redis 哨兵
    • Redis 集群
    • Redis 运维
    • PostgreSQL 教程
    • H2 教程
    • SqLite 教程
    • 数据库中间件 flyway
  • Nginx 入门教程
  • MySQL 入门教程
  • Nosql 数据库
  • 常用工具快捷键
    • Windows10常用快捷键大全
  • Group 1
由 GitBook 提供支持
在本页
  • 前言
  • 命令提示符
  • 提示符的含义:
  • Linux 命令的基本格式:
  • 选项的作用:
  • 参数的作用:
  • 总结:

这有帮助吗?

  1. Linux运维学习笔记

Linux 命令基本格式

上一页Linux 系统启动过程下一页Linux 文件删除原理

最后更新于3年前

这有帮助吗?

博客作者:联系请,搬运不易,希望请作者喝咖啡,可以点击

前言

对服务器来讲,图形界面会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,而且会安装更多的服务、开放更多的端口,这对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负面影响,大家要理解,稳定性、可靠性、安全性才是最主要的,而简单易用不是服务器需要考虑的事情,所以学习 Linux,这些枯燥的命令是必须学习和记忆的内容。

命令提示符

登录系统后,第一眼看到的内容是:

[root@localhost ~]#

提示符的含义:

  • []:这是提示符的分隔符号,没有特殊含义。

  • root:显示的是当前的登录用户。

  • @:分隔符号,没有特殊含义。

  • localhost:当前系统的简写主机名(完整主机名是 localhost.localdomain)。

  • ~:代表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,此例中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是家目录。

  • #:命令提示符,Linux 用这个符号标识登录的用户权限等级。如果是超级用户,提示符就是 #;如果是普通用户,提示符就是 $。

家目录(又称主目录):Linux 系统是纯字符界面,用户登录后,要有一个初始登录的位置,这个初始登录位置就称为用户的家:

  • 超级用户的家目录:/root。

  •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:/home/用户名。

用户在自己的家目录中拥有完整权限,建议操作实验可以放在家目录中进行。

Linux 命令的基本格式:

[root@localhost ~]# 命令 [选项] [参数]

命令格式中的 [] 代表可选项,有些命令可以不写选项或参数,也能执行。

选项的作用:

命令之后不加选项和参数也能执行,选项的作用是调整命令功能,如果没有选项,命令只能执行最基本的功能,有选项,则可以显示更加丰富的数据。

Linux 的选项又分为短格式选项(-l)和长格式选项(--all),短格式选项是英文的简写,用一个减号调用,例如:

[root@localhost ~]# ls -l

长格式选项是英文完整单词,一般用两个减号调用,例如:

[root@localhost ~]# ls --all

参数的作用:

参数是命令的操作对象,一般文件、目录、用户和进程等可以作为参数被命令操作。

总结:

命令的选项用于调整命令功能,而命令的参数是这个命令的操作对象。

短格式选项是长格式选项的缩写,一个短格式选项会有对应的长格式选项,当然也有例外,比如 ls 命令的短格式选项 -l 就没有对应的长格式选项,具体的命令选项可以通过来进行査询。

点击
联系博客作者
帮助命令